(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麦浪翻滚,金穗飘香。当前,扬州邗江区夏收夏种正如火如荼进行中,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位于邗江区的公道镇是扬州小麦的主产区之一。6月4日清晨,迎着朝露我们来到了公道镇的徐杨家庭农场。在这里,徐大中、徐吉玉父子早早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这对来自盐城的徐家父子,如今已是当地的种粮大户。今年,父子二人不仅承包了河东村580亩土地用于小麦种植,还帮助周边农户托管了1000亩土地。眼下进入了夏收的关键时节,确保颗粒归仓成了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地头上,老徐正抓紧布置儿子今天的工作。
老徐,人送外号田博士。28年前,只身从盐城来到扬州,过上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生活。当过10年农技员的老徐,自然成了十里八乡百姓口中的“能人后生”。但不同于老徐,彼时年轻的小徐还只是个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材生”,种田这件事,小徐可谓是一窍不通。
徐吉玉告诉记者:“当时我在外面上班有两年多,有一次回来看看父母,正好是夏季,就看到他们背着背带式的药箱在田里打药,我看了也特别心疼,我自己也想上去帮忙,但是帮不上手不知道怎么帮。”
孝顺的小徐自此萌生了回乡务农的念头。乘着国家大力推广农用机械的东风,年轻且头脑灵活的小徐成了首批“慧种田”的新农人。从插秧机到收割机,从无人机施肥到测产育秧,13年的时间里,小徐掌握的本领越来越多。老徐在欣慰的同时,也顺理成章的退居二线,当起了“董事长”。
老徐向记者介绍:“我现在基本不下田,就动动嘴说说。当初的时候是不想他回来,因为在外面工作得好好的,后来想想国家实现乡村振兴要全面实现机械化作业,考虑到我们岁数也大了,学问也不够,还是需要年轻人来操作。”
结合科学种田、智慧种田,位于里下河平原的滩涂之地摇身一遍成了沃野良田。如今,比起老徐那个年代,小徐的试验田亩产增收达50余公斤,一年增加收入近10万元。不光自己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徐家父子还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走上了机械化种植的道路,遇到机械上的“疑难杂症”,小徐也热情帮乡亲解决。徐吉玉说:“我感觉种田不丢人了,以前同学聚会问到我干嘛的,我就说在家帮父母种种地,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同学聚会我也很自豪的说,我是个小‘地主’了。”
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小徐驾驶着收割机又开始新一天的劳作。在这希望的田野上,这些朴实的农民正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者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面对着风吹麦浪的场景,小徐不禁感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对这片土地出了多少力,吃了多少苦,它就会给你多少回报。我现在就是很热爱这片土地,对这份职业我也会一直保持热情,继续延续下去。”
(江苏广电扬州中心站/王泽坤 余乐 沈世尧编辑/蒋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