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今天(2023年6月6日)是第9个全国放鱼日,本次放鱼日活动的主题是“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今天(6月6日)上午,南京市举行了一场规范社会放生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来自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南京市佛教协会的10名志愿者成为首批“规范放生公益宣讲员”,志愿者宣读了“规范放生保护长江”倡议书,宣传科学规范放流放生知识,引导市民科学放流、规范放生,保护长江生态环境。
现场举行了“科学放流 规范放生”主题科普及普法活动。南京市律师协会的律师向群众详细介绍《长江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管理规定》《全国增殖放流法律规定》等专业法律知识,从法律角度告诫市民非法放生的严重性。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的志愿者则向过往市民进行了科学放生的科普宣传,通过免费发放生水生生物多样性宣传册、普法宣传册等宣传品等方式,引导公众科学、合法地开展和参与增殖放流活动,用科学的方式表达爱心,修复长江生态环境。
今天,江苏省首个专业增殖放流站——南京长江增殖放流站也正式揭牌。该站由“南京长江水生生物科普馆”“濒危水生生物暂养救护基地”“长江增殖放流平台”“揽江荟综合服务区”四个部分组成,承担科学放生公益咨询和服务,定期开展放流放生活动,引导社会公众科学放流、规范放生,同时开展长江水生生物科普教育、濒危水生生物暂养救护等。
南京因江而生、因江而兴、因江而盛,是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近年来,该市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长江十年禁渔决策部署,落实长江禁捕退捕,成立长江禁渔联动执法中心,建成智慧化监控设施,并推动设立施行了全国首部对单一物种的跨省域协同保护立法---《关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的决定》;持续开展增殖放流,连续20年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放流各类土著苗种超过6亿尾,对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水域生态环境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统计,2022年长江南京段鱼类索饵期采集鉴定的物种数相比上一年同期增加6种,规格增加四成多,资源丰度增长近五成,长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物种——长江江豚数量也由先前的50多头增加至62头。
但随着社会放流活动逐渐增多,部分地区和人员也出现放流不科学、不规范的现象,如采取抛洒或“高空”倾倒等不文明放流方式,违规放流鳄雀鳝、巴西龟等外来物种,以及异育银鲫等杂交养殖品种等问题,对水域生态安全造成潜在不利影响。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许宸 通讯员/李垚 编辑/蒋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