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天(6月8日)我们迎来第十五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六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拥有954公里海岸线,管辖3.7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的海洋大省,江苏海洋经济新动能持续增强,海洋资源利用与保护力度显著加大。
在盐城东台川水湾海岸带湿地修复工程项目现场,记者看到,随着项目进入尾声,经过修复的滩涂地多了畅通的水系及造型独特的湿地地貌,在这片土地上,鸟类及麋鹿等正在悠闲觅食、游走。据了解,该项目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保护范围内,是我国第一个在海岸带遗产地开展的生态修复项目,计划通过“湿地水文水系修复+鸟类栖息地修复+互花米草防治等”修复措施,探索海岸带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东台沿海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卫国介绍:“2019年观测到鸟类是398种,我们现在已经观测到有410种,其中国家一级21种,国家二级71种。同时利用我们良好的生态优势,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换,引进了海洋螺旋藻项目、康养地项目。”
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江苏正在打破“临海不见海”的传统印象,呈现出海洋文旅的无穷潜力。广阔无垠的海洋,是人类发展的“宝库”。
近年来,江苏像守护绿水青山一样呵护海洋,一手抓整治修复、放大生态优势,一手抓产业培育、挖掘发展潜力。2022年,江苏优良海水面积比例超过国家考核目标25.5个百分点,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指数为116.3,比上年增长2.7%,海洋生产总值更是迈上9000亿元新台阶。江苏船舶海工产业稳居全国第一,全省海上风电规模居全国首位等等,江苏吹响了向海洋强省进军的强劲号角。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海洋规划与经济处处长王均柏告诉记者:“从三个维度来看:发展水平指数为128.0,比上年增长4.6%,海洋经济规模再上新台阶,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发展成效指数为106.9,比上年增长1.1%,民生保障有力,沿海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发展潜力指数为110.0,比上年增长1.3%。海洋科技创新驱动持续深化,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稳中向好。”
与此同时,江苏各地也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海洋日”主题活动和系列宣传活动,促进全社会关注海洋、善待海洋,更好地保护海洋。在江苏省“海洋日”主场活动现场,省自然资源厅等部门为海洋科普教育基地授牌,发布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倡议书等,进一步普及海洋知识,宣传海洋生态文明。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炳耀说:“在大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建设海洋强国。在未来的几年当中,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以及生态环境高颜值的齐头并进。让我们大家共同携起手来共同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
(江苏新闻广播/姜奇卉 盐城台 东台台 编辑/玉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