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靖江市“十四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成效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靖江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卫健委聚焦“环境有改善”,介绍“十四五”以来的重点举措、亮点特色和工作成效。
多措并举
擦亮“好生态”底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的靖江,处处生机盎然:音乐花海广场、十圩港景观带景色宜人,东线第一帆纪念公园、戏鱼墩公园内鸟语花香……近年来,靖江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先后完成电镀集中区、马洲岛生物多样性保护观测站、“清爽靖江”环保体验馆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建设,沿江生态修复示范段获评首批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典型,地表水环境质量跃居全省县级市第一,成功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环保理念渐入人心。
在治污截污层面,靖江市开展工业废水、涉危涉重、汽车维修、大气协同管控等专项执法行动,开展生态空间保护区域“天地双眼”排查监管,及时核实整改疑似问题,形成问题清单,督促企业整改,两年来,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22件,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204件。去年以来,依托刚建成的靖江市马洲岛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观测站,初步建成全市范围“一站六点”观测体系。未来,靖江市将持续深化构建涵盖靖江52.3公里长江岸线、水陆统筹、“天地空”一体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观测体系,为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红线监管以及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关键支撑。
持续攻坚
还蓝天碧水于民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关键离不开“水、土壤、大气”三大要素。
一直以来,靖江市坚持汇力治水,高标准推进“净水质”工程,完善城区河道疏浚提质工程,对150家涉工业废水企业实施“五规范”整治,在39条通江河道、十圩港水系及城区河道安装水质自动监测站,省考以上10个断面水质达标率和优Ⅲ比例100%,2022年县市级地表水环境质量全省第一。
聚焦“提气质”,靖江市采用“无人机飞航+车载走航”模式,对VOCS、臭氧、颗粒物等污染物进行溯源,建成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大气监测微站,推进“洁净城市”攻坚行动,扩大划定烟花爆竹禁放区,新增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高排放机动车禁行区、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用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在土壤污染防治层面,靖江市建成危废收集贮存“工业绿岛”,开展高风险遗留地块调查、重点单位签订土壤污染责任状和周边土壤及地下水监测、危险废物处置专项整治,小微企业危废收集信息化平台进入实质化运行,大大降低危废超期贮存风险隐患。全市农村49224农户用上了污水处理设备,新增垃圾分类省级达标小区37个、试点镇1个,生态宜居画卷正徐徐展开。
久久为功
打造“最美滨江都市”
城市宜居程度与生态环境、民生幸福息息相关。近年来,市住建局紧扣美丽宜居发展主题持续攻坚,排定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两年来,全市累计改造65个老旧小区,改造面积63.8万平方米,惠及户数5198户,投资4.72亿元。
今年,靖江市计划改造38个老旧小区,涉及2586户。接下来,市住建局将从需求端系统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落实一区一案,全力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有机协调靖城街道、城南办事处、城北园区等属地,围绕“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改造目标,统筹推进小区飞线整治、雨污分流(含阳台污水收集)、道路维修整治、非机动车充电设施安装、小区周边停车位增设、生活垃圾分类等项目,支持实施加装电梯、屋顶及外墙修漏、楼道维修、外墙空调位整治、增设无障碍设施、适老设施,同步改造消防、安保、垃圾分类等设施。
市住建局将进一步加快建立和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持续关注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加强对住房质量的管理和配套设施的完善,实现老百姓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安居梦,为打造“清爽靖江”、建设“最美滨江都市”目标而接续奋斗。
(来源:靖江发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