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8月14日,《江苏省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2022版)》在南京正式发布。报告显示:江苏把加快实施“智改数转”作为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之策,省内企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示范引领效应也日益明显。
从全省规上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水平看,35.8%的规上制造业企业处于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一级,开始了数字化改造。23.9%的规上制造业企业达到成熟度二级,实现了核心业务环节的数字化网络化。14.1%的规上制造业企业迈进成熟度三级,实现了网络化集成及单点智能。6.6%的规上制造业企业达到四级及以上成熟度,深度应用智能化。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华东分院智能制造中心副主任叶宣辰进一步介绍说,13个地级市的供给能力指数呈现多强引领的梯队分布,支撑能力指数整体呈齐头并进之势:“从各设区市来看,达到二级及以上的企业数量排在前三位的是苏州、无锡和南通。从各区县来看,成熟度的平均得分排名前几位的是无锡市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市和惠山区等各区县。在第一个梯队里,江苏苏州在智能制造装备的占比排名全省第一,南京市在智能制造服务侧能较好的满足本区域的制造企业的发展需求。无锡市则是充分发挥了工业产业基础雄厚,制造业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推动工业软件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在工业软件投入占比排名第一。”
从行业看,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智能制造水平较高,高成熟度企业中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占多数”,而传统行业智能制造水平相对较弱;从企业规模看,中小企业仍处于数字化转型初期,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水平提升空间较大,对于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而言,结合自身发展阶段,模块化场景应用、专精特新化发展是中小企业加速智能制造建设的最佳路径;从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已成为智能化转型升级“领头羊”,智能制造水平较为领先。
不过,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在装备应用、数据赋能、车间建设、工厂集成等方面均有较大差距,需针对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进行改进:“中小企业跟大型企业相比,主要在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以及人机协同制造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仅实现了设备的基础联网,而缺乏对于装备数据的整合和分析。所以在装备这一块要重点加强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人机协同的能力。在数据赋能方面,目前差距主要体现在数据采集与数据协同管理的这块,尤其是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和数据平台的建设。”
据了解,自2020年以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华东分院连续三年发布江苏省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还提出了下一阶段的发展建议,包括提升供给能级,培育自主可控的解决方案;放大示范效应,打造多层次示范培育体系;强化标准引领,构建研用一体标准发展路径;以及加强要素保障,营造智能制造优良发展环境。
当天,区县智能制造发展指数行动计划启动。计划将以《江苏省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综合考虑产业基础、产业供给、要素投入、技术创新、应用推广、综合成效等关键要素,构建一套适应性高、客观、准确的区县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其次,做好区县工信主管部门支撑工作,支撑各区县建立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监测评价机制,同时在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指导下,依托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公共服务平台,定期采集分析相关数据并进行评估和排名,以量化的方式展示区县智能制造发展进程,为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撑。最后,做好区县智能制造发展指数研究成果落地应用,根据各区县指数评价结果,依托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为重点区县针对性地提供标准宣贯、人才培育、方案供给、诊断监理等服务,帮助区县制造业企业加快智能制造步伐,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江苏新闻广播/丁凤云 编辑/蒋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