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介入是相对新兴的医学技术,在急诊抢救,治疗肿瘤、血管性疾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6月16日,由江苏省医学会、江苏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主办的介入学科建设报告会在镇江举行,旨在进一步推进基层医院介入学科建设,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做介入治疗。
介入在急诊抢救中非常关键。当有一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入抢救室,医生通过介入方法,可以第一时间取出血管里堵住的血栓,挽救生命。当有患者急性出血,通过介入方法,可第一时间止血。
江苏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介入科主任施海彬说:“病人比如骨盆骨折、盆腔出血,外科医生打开肚子找不到出血点,我们管子插进去以后,一造影,看到哪个地方冒血,就把这个血堵掉了,当时就止血,这是救命的。”
在基层医院,介入学科建设的意义日渐凸显,可争取时间挽救生命。国家卫健委《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中强调,要大力扶持包括介入治疗等微创技术发展,逐步实现内镜和介入诊疗技术县域全覆盖。江苏的介入学科整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但各地区及县域医疗机构发展不平衡。
施海彬介绍:“有些医院就两三个医生,一边做影像写报告,一边做介入,需要专业化。”
为了提升基层医院的介入治疗水平,2022年6月起,江苏省介入专家团队以经验分享、学术交流等形式,走进省内13个地市,旨在使各基层医院认识到介入技术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厘清"怎么建、怎么做"的问题,通过大医院"传帮带",帮助基层培养更多的介入医生。盐城东台、南通海门、如东等地医院,在帮扶之后,都建立了独立的介入学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表示:“只有学科建设做好了、做强了、做大了,才能源源不断地让介入医学的人才能够下沉到县域医院,真正服务于当地老百姓。”
(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汪乐萍 编辑/国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