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雨过天晴的清晨,家住滆湖西岸武进岗角村的周兴根夫妇俩已经换上了工作服,收拾干净小船,发动小艇,朝滆湖深处的五万亩净水控藻增殖渔业试验区开去,踏上上班的路。
而在滆湖南岸的宜兴高塍镇志泉村,徐扣林已经在自家60多亩的池塘里投喂了一遍饲料。最近天气闷热气压低,他时刻关注着螃蟹的生长情况。
老周的小艇继续在湖面飞驰,他不时向周边张望一下,小艇微微减速,搜寻着他原来在湖里的住家船常年停泊的地方。退捕之前,那里有他的30亩网围——也是他曾经的全部家当。
而往南不远,就是老徐家的网围。老徐在湖里几十年,养过鱼也养过蟹,加上他家网围水口好,效益一直不错。三年前上岸时,算是牢骚比较大的一个——“砸了这饭碗,我们渔民上岸了哪里有活路?”
“要是以前,今天又要担心逃鱼了!”老周跟妻子说。“是啊,像昨晚那大风大雨的,又要一夜睡不好了!”妻子搭话间,小艇已经开到了试验区。今天的工作,就是巡查修补试验区浮式拦网。不一会儿,穿着工作服的渔工们陆续到来,老周招呼着大家有条不紊地忙活起来。
作为滆湖渔业的主管部门、广大渔民的“娘家人”,省滆湖渔管办在全面退捕的这三年来,始终把广大失水渔民的生计放在心上,联合地方政府积极为他们找出路谋新业提供帮扶。像周兴根夫妇俩从“看天吃饭”的传统渔民,退捕后经择优推荐招录进入武进国有企业在滆湖投资建设的增殖渔业试验区从事管护工作,变成了拿工资、有保险的渔业工人,两人年收入去年突破了12万元——并且是定定心心拿到手,再也不用风里来浪里去地“讨生活”了。
记者从省滆湖渔管办获悉,这1000天来,试验区从退捕渔民中吸纳了作为长期性渔业工人和临时性辅助人员共近百人,始终保持了渔区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
而此时,老徐正在电话里和客户谈着生意。眼下正值“六月黄”上市,他正张罗着把几个塘里可以上市的蟹卖个好价钱。“我这养鱼养蟹的本事,都是在湖里摸爬滚打练出来的!当时刚上岸还挺想不通,现在看,只要有技术,哪里都有饭吃,也能吃得好!”
刚说完,“叮咚”一声,手机又响了——去年合作过的螃蟹采购商又提前几个月把预付款打了过来,特别叮嘱要在中秋之前给他准备一批品质最好的母蟹。刚刚谈妥了两笔生意,老徐心情很不错,“现在岸上搞养殖更有安全感,投入也更大手笔,收入比以前还高了。上岸后眼看着滆湖水越来越好了,我们也打心里高兴!”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郝朦 编辑/国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