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扬州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银杏团队的几位同学组成了"杏"好有你实践团队,去到了邳州市四户镇,将科技送下乡,用专业知识帮助这里的农户提高银杏产量。同样的事情,这已经是他们坚持的第五个年头。
(资料图)
管理技术老旧,“银杏之城”现状亟待改变
邳州市位于江苏与山东的交界处,是一座拥有悠久银杏种植历史的城市,城中的白马寺古银杏植于北魏年间,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
然而,就是这么一座响当当的"银杏之城",由于栽培管理技术老旧等原因,农户依旧在银杏的种植中屡屡"吃大亏"。说起自己来到四户镇的初衷,团队成员钟磊陷入了回忆:"大约五年前的夏天吧,我们团队听说邳州市四户镇异常高温,再加上病害,地里的银杏萎蔫了一大片,眼看着今年的收成又要大打折扣,农户们都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了解情况后的钟磊与几位小伙伴一拍即合,在老师的支持下,他们来到了四户镇。
来到四户镇的几人化为"植物医生",给地里的银杏来了一场"临时会诊",发现这里的银杏由于顶部枝条过于茂盛从而影响了下方枝条接受阳光的照射。找到症结的几人立刻组织起当地的农户一起将过于茂盛的枝条剪去,"剪去枝条后我们也不敢放下心来,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们依旧留在四户镇,每天都会观察记录摘叶后新梢的萌芽生长情况,好在,不多久萎蔫的情况就改善了。"
解决了眼前问题的几人又在走访四户镇农户的过程中琢磨起来别的问题,是不是可以找到什么办法提高当地银杏的产量呢?作为一种药用植物,是不是可以从提高药用价值入手来提升银杏单价呢?一系列问题纷至沓来......
从种植密度到“返老还童”,提升银杏产量的两大步
"王老师,我们用了你们学生介绍给我们的采叶圃技术,产量翻了一番,今年的收成肯定很好,太谢谢你们啦......"22年3月,团队接到了来自四户镇种植户贾传成打来的报喜电话。
原来,几位成员在大量阅读文献、请教老师后发现银杏种植中存在着"密度阈值",适当提高种植密度会引起代谢通路中功能基因的上调从而促进类黄酮的积累,过高的密度反而会抑制类黄酮等物质的合成,"换言之,找到最适合的种植密度或许就是我们揭开产量秘密的钥匙之一。"
找到了方向的几人立即动手,建立起多个不同密度的银杏采叶圃,统一种植、管理、采样、数据分析,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4年的连续采样与测定分析,几位成员终于筛选出了适用于不同苗龄的最优种植密度。徐思元介绍"我们采集了使用采叶圃后的产量数据,发现银杏叶的产量提高了60%,能帮助农户每亩增收几千元。"
其后,银杏团队还自主研发出了秸秆复幼的栽培技术,"我们对五年生银杏进行了五种留干高度的处理。"结果显示,通过截干处理后的植株呈现幼态特征,成功"返老还童",复幼后的叶片总黄酮醇较截干前提高近60%,总萜内酯含量增加30%左右。
从种植密度到“返老还童”,提升银杏产量的两大步
"王老师,我们用了你们学生介绍给我们的采叶圃技术,产量翻了一番,今年的收成肯定很好,太谢谢你们啦......"22年3月,团队接到了来自四户镇种植户贾传成打来的报喜电话。
原来,几位成员在大量阅读文献、请教老师后发现银杏种植中存在着"密度阈值",适当提高种植密度会引起代谢通路中功能基因的上调从而促进类黄酮的积累,过高的密度反而会抑制类黄酮等物质的合成,"换言之,找到最适合的种植密度或许就是我们揭开产量秘密的钥匙之一。"
找到了方向的几人立即动手,建立起多个不同密度的银杏采叶圃,统一种植、管理、采样、数据分析,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4年的连续采样与测定分析,几位成员终于筛选出了适用于不同苗龄的最优种植密度。徐思元介绍"我们采集了使用采叶圃后的产量数据,发现银杏叶的产量提高了60%,能帮助农户每亩增收几千元。"
其后,银杏团队还自主研发出了秸秆复幼的栽培技术,"我们对五年生银杏进行了五种留干高度的处理。"结果显示,通过截干处理后的植株呈现幼态特征,成功"返老还童",复幼后的叶片总黄酮醇较截干前提高近60%,总萜内酯含量增加30%左右。
在实验的闲暇时间,成员们还将当地的一些农户们聚集起来,已累计举办了十几期培训班,考虑到多数来参加培训班的都是文化水平较低的老人,他们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化繁为简,将学术用语口语化"奶奶你看,这个枝条太过瘦弱了,不好用在我们的扦插里,这株就比较好,这是银杏枝条里头的青壮年,我们就可以多剪一些这样的。"
据悉,银杏团队已在通过科技创新帮助农户致富的领域上深耕多年,早在几年前,银杏团队便开始在江苏、湖北、辽宁、陕西等地推广应用团队研发的采叶圃、矮化密植等重点技术,目前已推广近万亩,推动了叶用银杏产业创新发展。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升级优化核心技术,扩大种苗覆盖面积,将高产高质的银杏种植技术推广至各种植地,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到了秋天,银杏叶片会变得金黄,有些人会把它称之为‘金钱树’,我们也确实希望银杏变成当地农户的‘金钱树’,只有解决了最基本的生活问题,环境、文化等一系列乡村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才能更快地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周万翔带着希冀如此说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