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城市头条网> 法制 > 法制 >

高邮大虾闯“三关”,迈出强村富民新步伐

2023-08-19 09:25:40   扬州发布

空气湿度:74%,空气温度:31℃,光照强度:60000lux,位置:塘口6,面积:18.00亩,预计收获时间:2023年11月,预计产量:11700.00斤……这是高邮大虾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大厅内,一块电子信息大屏上显示的园区虾塘即时“大数据”。

高邮大虾,原名罗氏沼虾,1992年引入高邮后,成为当地富民产业之一,目前,高邮的养殖面积约占全国1/5、全省3/5,养殖产出规模全国第一;拥有保种繁育企业19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100余家,年产值近40亿元,养殖户户均年收入近15万元,带动近10万人就业。


【资料图】

近年来,高邮人不断调整高邮大虾产业的发展思路与道路:采用生态养殖,减少蓝藻滋生;打造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通过科学养殖,让尾水达标排放;多元化养殖,让高邮大虾卖全年;采用直供模式,让养殖户收益再提升……

今天,随着高邮大虾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内第一批大虾开捕,高邮大虾产业的全新发展模式得到成功验证。

第一关:走生态养殖之路,减少蓝藻滋生

谈及高邮大虾曾遇到的困境,龙虬镇东角村养殖户黎明光讲述了当年的尴尬一幕。

多年前,黎明光家中办宴席,特地去虾塘捕了一批肥虾,佐以葱姜,水煮烹调,每桌端上一盆。宴席散去,除了主家席的一盆大虾一扫而空,其他桌上的虾未有人碰。

曾经颇受亲戚追捧的大虾,如今却被弃之如敝履。黎明光很纳闷。

“这么多桌,每桌都没吃虾,肯定有原因。后来我向几个亲戚询问才得知,市面上一直流传着大虾养殖的水面绿油油的,养殖户用激素催生,经常吃对身体不好的谣言。”黎明光养殖高邮大虾多年,听到这个消息,联想到夏天虾塘水面上漂浮着绿油油的藻类,舀出来的水倒在地上,像油漆一样粘稠,不禁感慨:高邮大虾养殖转型势在必行。

随着2016年江苏省“263”环保专项行动的开展,为解决虾塘蓝藻问题,高邮农业部门开始缩减大虾养殖面积,从高峰时期的18万亩减少至近9万亩。

高邮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凌高玉告诉记者,2018年开始在全市推广生态养殖,采用“两降一禁”(降低养殖密度、降低颗粒饲料蛋白含量,禁止使用化学肥料)模式,“第一批参与的人不多,但只要开个好头,接下来就好办了。”

黎明光是第一批参与者之一。当初,他很是疑惑,以前大家都想着法多放虾苗,现在反其道而行之,真能行吗?为了安全起见,黎明光先拿出20亩虾塘试试看。“养殖业赚的是辛苦钱,转型还是要谨慎些。”

从原先每亩塘投放80000—90000尾虾苗,减少至50000尾虾苗,虾苗数量“瘦身”,如何才能增加收益?

经过一年的养殖,黎明光惊喜地发现,生态养殖虾塘里出来的虾,普遍个头大,肉质更紧实。

“虾苗数量降低了,成本自然降低了,虾的品质上去了,售价也就高了,亩均增收2000元。除了收益上去了,由于颗粒饲料里的蛋白含量降低了,蓝藻的数量也少了,水质富营养化也得到了有效改善。”黎明光说,他特地拍了视频,发了朋友圈。“我就是要用实际成效,让大家知道高邮大虾的养殖不存在使用激素等问题。此外,也是希望同行都能参与到生态养殖中。”

一种全新的养殖模式,让高邮大虾跨过了发展道路上的第一道关。

第二关:打造养殖示范园,尾水排放达标

今天上午,高邮大虾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内,渔船上虾农们奋力拉网,一声声悠长的号子中,今年第一批高邮大虾出水。刚捕捞上来的高邮大虾,倒入容器中,仍旧活蹦乱跳。

随着第一批高邮大虾的捕捞成功,悬在养殖户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生态养殖有效减少了蓝藻滋生,尾水富营养问题有所改善,但高邮养虾人不得不再次闯关。

龙虬镇镇长王振递给记者一份文件:2021年6月,江苏省发布《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对水产养殖业的尾水排放划下“红线”。至2023年6月1日,现有养殖水面100亩以上连片池塘、单个养殖主体水面大于50亩的池塘以及工厂化等其他封闭式养殖水体的水产养殖尾水,必须达标排放,否则将面临禁养的风险。

今年初,高邮市在高邮大虾养殖起步之地——龙虬镇,兴建了占地两千多亩的高邮大虾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

“破解高邮大虾尾水排放难题的关键所在,就在于这里留白的生态净水区。”王振说,示范园改变传统的养殖用水“直进直排”模式,拿出约380亩面积用于源水和尾水处理。“这意味着园区五分之一的面积无法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却能让虾塘水质显著提升,好水才能养好虾。”

行走在示范园内,只见养殖塘口一字排开,设施大棚连接成片,东、中、西区分别设置源水处理区,从主进水口通过提升泵站将水源引入,集中静置消毒后再通过进水管道,注入养殖棚内。等养殖周期结束,大棚外围的排水明渠承担了沉淀池的功能,再经过曝气池、生态净化池以及两个过滤坝的“三池两坝”处理,最终经检测合格后,直接排放至园区内河,实现循环利用。

示范园内,大数据大厅中的一面数字大屏囊括了大虾养殖的动态数据。而在育苗池棚架上,挂着养殖生产记录板,详细记录养殖水体的水温、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数值以及放苗日期、放苗数量、日投喂量、生长进度等信息。

“我们还在每个虾塘的排水口安装水质监控仪,一旦尾水超标排放就会报警。这一举措有效保护了北澄子河、三阳河等重要水体的安全。”王振告诉记者,示范园内养殖出来的高邮大虾,最大重量能够达到近三两,这样大规格的大虾产量正在大幅提升。“把虾装进保鲜袋,可以保鲜17个小时。我们与盒马鲜生达成了合作,大虾出塘后便可直接供应上海、北京等地的盒马鲜生等超市。目前,高邮大虾又与金陵饭店达成了合作。”

高邮人用一个可学习、可复制的绿色养殖范本,成功闯过了高邮大虾养殖道路上的第二道关。

第三关:高邮大虾卖全年,增收致富有成效

龙腾村村民圣友桃曾是一名高邮大虾养殖户。今年初开始,他把自家虾塘流转给示范园,自己也成为了示范园一名员工。

这段时间以来,每天早上,圣友桃和同事每天六点不到就起床,开始捕捞大虾,虾一出塘就被塘边的货车运送到全国各地。

“过去20多年,我们夫妻俩养殖22亩的虾,每年除去成本开支,净赚也就五六万元,要是买到劣质虾苗,一年就白干了。”决定变身园区工人之前,圣友桃在心里认认真真算了笔账:将自家虾塘流转给园区,每年可获得一笔流转费,再被返聘务工,底薪每月5000元,且每年根据亩产和饵料系数两个标准,还可分别获得5000元-15000元的提成奖励。此外,年底还有5000元-10000元的综合考评。这样算下来,仅一个人年薪差不多也有8万-10万元。“不仅养虾的各种风险不用我们烦神,收入还翻了倍。”

圣友桃在家门口“重操旧业”,在示范园里负责50亩虾塘的管理,园内像圣友桃这样的“老把式”有25人。

“为了更好运维示范园,示范园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由第三方铭治—鑫潼源水产养殖公司负责管理。”王振说,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利于示范园更好地发展。

该公司负责人陆星新接手示范园后,将他在外学到的经验运用到示范园运维中。曾经,陆星新在走南闯北销售过程中发现:广东、浙江等地的大虾养殖面积没有高邮大,养殖技术也稍差一些,但亩均效益却高得多。经过考察得知,这些地区通过高温大棚改变了大虾的生长周期,提前下苗、提早上市,一年养殖两季。

“高效养殖下,第一季虾5月份就能上市,等到11月,第二季虾又会上市。这样一来,不但错峰避免竞争,每年还能多出一季虾。”陆星新告诉记者,去年他所养殖的大虾,销售均价达52.7元/斤,而常规养殖的虾,平均每斤只卖22.5元。

陆星新在示范园内配备了集中增温的锅炉设施和智能恒温养殖大棚,共有31个单体面积约2.5亩的标苗棚和42个单体面积约20亩的养殖大棚。陆星新告诉记者,等到11月,西区598亩虾塘的虾将错峰上市,预计亩产600-650斤,全年产量是常规养殖的1.5倍。

作为高邮富民产业之一,高邮大虾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助民再增收?在示范园打造之初,高邮人便自我加压,在这条产业道路上增设第三道关卡。

如今,高邮大虾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集高邮大虾生态养殖示范园、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精深加工产业园等于一体,打造“养殖+销售+精深加工+N”全产业链条,提供“虾苗+饲料+动保产品+技术服务+N”立体化服务,直供直销,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待园区整体投入养殖运营后,年可实现高邮大虾养殖产值9000万元左右,每年可解决就业80余人,带动当地村民短期用工18000人次,且所在村集体每年可获得300元/亩的大棚管理服务费,有效拓宽了当地村民的收入渠道,增加了村集体经营性收入。

“高邮大虾卖全年,增收致富有成效。”龙虬镇党委书记龙在祥说,示范园旨在做出标杆,通过党建引领,聚焦全产业链发展,按照“一套运营标准、多种合作模式”理念,鼓励支持养殖户参与合作运营,努力让高邮大虾迈出强村富民新步伐。计划到2025年,在全镇全面推广园区模式,全力构建“3+5+N”的养殖产业布局(建设2000亩以上养殖示范区3处、500—2000亩示范区5处、100—500亩示范区N处)。

(来源:扬州发布)

标签:

新闻速递

精彩推送

联系我们:55 16 53 8@qq.com

网站地图  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京ICP备2021034106号-9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城市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