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城市头条网> 法制 > 法制 >

【了不起的劳动者】 张军:“泥腿子”博士种田记

2023-08-19 23:23:29   我苏客户端

“国家培养一个博士不容易,应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带着这样的信念,水稻栽培博士张军十年来坚守田间地头。为了种好“样板田”,他每年都有将近一半的时间泡在稻田里,也被农民们亲切地称为“泥腿子”博士。今天的《了不起的劳动者》,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位博士是怎么带着乡亲们种田的!


(资料图片)

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员张军说:“水稻栽培最为忙碌的时候,每天6点左右到试验基地,7点左右开始栽秧、巡田查苗。要在地里来回地跑,一个流程下来衣服早已湿透。一天下来,汗水泥水混在一起。虽然累,但很快乐。”

7月初,高温超过35℃,基地300亩大田的插秧接近尾声。早上6点多,趁着天气凉快,张军团队和农民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今年的高温来得早,有的田里刚插下去的水稻就出现烧苗现象。张军带领大伙抢时间、赶进度,除了吃饭,全天基本都跑在地里。长期的田间工作,让他的脸晒得黝黑,农户们开玩笑说,“泥腿子”博士看起来比农民还像农民。

淮安市淮阴区马头镇凌桥村村民丁玉兰说:“晚上干到天黑,早上天一亮就到。张博士这个人相当好,能吃苦耐劳。”

今年示范基地共栽种60多种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新增了“紫色糯米”品系。在秧苗移栽环节,张军格外用心。

张军说:“取秧量太大,每穴3到5苗就行了。”

插秧的株距必须要保持12厘米左右,大了太稀,小了又会太密,都会影响水稻的收成。在张军看来,只有自己泡在田里、踩在泥里亲手测量,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科学种地提供基础数据。

张军说:“水稻生产要全程跟踪,不管什么样的天气,你都要到现场都要踏田去查苗。”

2013年,张军从扬州大学博士毕业时也曾面临多种选择。最终,他的导师、中国工程院张洪程院士的一句话,坚定了他扎根在苏北基层的决心。

张军说:“张老师就说国家培养一个博士很不容易,应该到最需要你的地方去。”

扎实的专业功底,也让张军成了被着力栽培的“好苗子”。工作没多久,他就开始负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中下游单季粳稻优质高效品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淮安点的实施,连续3年引进示范趋势品种300多个。10年来,张军和同事们对淮安市135个优质粳稻进行试种,先后推广10多个优良食味水稻品种,推广新技术6项。由他率先引进的钵苗机插技术,解决了偏迟熟优质粳稻机械化移栽难题,完善集成了淮安大米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产生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近亿元。

淮安市淮阴区三树镇种田大户张久成说:“我们在张军博士指导下,一亩地稻麦平均增产100公斤。”

10年来,张军年均指导培训大户1000人次,农户节本增收近两千万元。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明玉花 史斌燕 史哲铭 徐明 杨帆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新闻速递

精彩推送

联系我们:55 16 53 8@qq.com

网站地图  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京ICP备2021034106号-9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城市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