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5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药科大学王广基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这是江苏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团队。在王广基院士的带领下,该团队面向我国生物医药发展的重大需求,致力于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成药转化研究,为我国创新药物研发、成果转化应用、助推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贯穿药物发现、开发和临床应用全过程的重要学科,应用非常广泛。5月30日,记者来到中国药科大学药物代谢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王广基院士正和学生们对实验进行研讨。“建立高水平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技术平台对于新药创制研发是必不可少的。针对中药复杂组分检测难、代谢途径鉴定难、物质基础解析难等关键卡脖子问题,构建国际先进的中药药代动力学纵贯研究体系,可以揭示中药多靶点、整体调节的作用,解决了中药体内‘黑箱’难题,促进中药现代化。”王广基介绍。
科研要落地,成果要为民,只有真正到新药开发终端解决问题、在临床病人身上得到安全疗效,才是科研的真谛。针对干细胞等细胞药物快速发展及成药转化的重大需求,王广基院士团队与南京鼓楼医院合作,自主研发的治疗狼疮肾炎的干细胞产品,让治疗更加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团队还聚焦制药行业的痛点难点,针对阿尔兹海默症、抑郁症等疾病,聚力原创科技攻关,形成关键性科技成果。“我们在研究抗抑郁的快速起效的药物,这个药物是一种新型的作用机制,新的靶点。它可以在48小时内起效。”王广基说。
同时,王广基院士团队注重发展“产学研”的合作,推动校地企共建,与江宁高新区建立了“原创药物技术创新研究院”,以“新药创制+生命健康+生物医药研发全链条服务平台”为导向,共同推进创新药物研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孵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内外领先的创新药物。王广基说:“我们主要是注重创新药物的研究,就是将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拓展到药效、成药性研究、靶点的发现,从靶点发现到靶点的转化,把江宁打造成中国的‘药谷’,让它出最新的靶点、出最新的药物,来造福人类。”
1977年,王广基从南京药学院(现中国药科大学)毕业。1993年,在新西兰奥塔哥大学获药物代谢动力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开展博士后研究。当时,我国药代动力学研究处于初级阶段,亟需人才。1995年,王广基毅然回到中国药科大学任教,在学校组建了中国第一个药代动力学博士点,并主编了教育部研究生教材《药物代谢动力学》。
近半个世纪以来,王广基在药代动力学领域深耕细作,始终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前沿,硕果累累。“药学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领域,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希望我们的科研人员勇于创新,挑战现有的观念和方法,为药学领域带来新的突破和进步。”王广基说。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万金 通讯员/江宁融媒 编辑/国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