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问题越来越引发公众关注,消费端的碳减排已成为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领域。随着低碳理念的不断推广,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部分区域政府等都在积极探索个人碳账户建设,合力推动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参与碳减排。
碳账户是包含碳排放数据采集、碳核算、碳排放等级评价和场景应用等功能在内的碳减排支持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和居民算清“碳账”,提高减排效率和意识。
中信、浦发、平安等多家银行率先探索个人碳账户。如建设银行在江苏和重庆地区试水,参与者可以通过低碳轨迹或碳积分奖励获得碳积分;中信银行可对开通无介质借记卡、线上转账、电子账单、线上缴费行为进行碳减排量核算,从而兑换一定的权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信银行客服人员表示,通过绿色消费、环保知识问答,还有一些环保趣味游戏,可以获得绿色低碳能量,这个能量可以兑换相应的权益。比如250点能量可以兑换一个奖品,500点能量可以兑换十元的云闪付消费券一张等。
以电商平台为主的企业主导的“个人碳账户”也是当下主要一个大类。如阿里巴巴推出的“88碳账户”,用户在淘宝天猫、闲鱼、饿了么、菜鸟等平台上的低碳行为,皆可转化为积分计入88碳账户,且运行一年多来,至今各种鼓励减碳活动层出不穷。美团、滴滴等在公共交通领域,依托其庞大的客户数量积极投入碳账户、碳积分体系的建设。
用户赵女士说:“现在很多电商平台都会推出这种节能减排的活动。我觉得这种活动还是很有意义的。在参与旧物再造的活动中,我也带着我家里的小朋友一起用喝过的饮料瓶做成笔筒和牙刷桶,让他知道有的时候一些不起眼的垃圾也可以二次利用,然后发挥余热。”
数字货运平台满帮集团今年也联合南京邮电大学上线了货运行业司机碳账户体系,首批“碳账户”率先向全国3000名货车司机开放。据测算,这三千名司机一个月可累计减碳约400吨,相当于节省柴油约15万升。
司机陈国庆说:“最直接的就是我满足了平台交给我的任务,平台能给我一些奖励,同时促使我在跑车的过程当中,更加注意怎么去降排放。”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任豪祥认为,这将为公路货运低碳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和技术路径。他表示,公路货运碳排放占我国交通运输碳排放60%以上,借着各类前沿先进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升公路货运行业的组织水平,运输效率,助力行业的绿色高质量转型。
去年10月,江苏省政府印发了《江苏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包括深入开展低碳社会全民创建行动在内的“碳达峰八大专项行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地也纷纷推出当地的“个人碳账户”平台。如“我的南京”APP,用户只需绑定公交卡,便能根据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和地铁等绿色出行领取相应积分;无锡的“碳时尚”APP,把充电桩使用情况也纳入碳积分统计等。
不过,目前碳减排行为如何计量并转换为碳账户积分,还缺乏具体统一的标准,不同平台的减排场景范围又相互区隔,业内认为,还需要打通各地碳账户和各类平台的碳积分,形成数据互通的全国性“个人碳账户”。同时,需要明确碳数据收集和隐私保护的基本要求,统一个人碳排放统计核算标准等。
(江苏新闻广播/丁凤云 王雨竹 编辑/国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