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无锡,骄阳似火,跟天气一样火热的是人们游览博物馆的热情。无锡博物院入口处,游客排起领票长龙,“与古为新——2023‘锡博英才’成果展”掀起的观展热潮仍在继续。该展通过线上直播,为更多市民游客所了解,短短一周,吸引了逾10万人次参观打卡。然而,吸睛的不仅仅是这一场展览,第四届无锡文化场馆月启动以来,锡城各大文博场馆的人气持续爆棚。
一件件精美文物实证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一场场特色活动彰显着江南文化的开放包容与创新创造。人们徜徉场馆,盖章打卡,触摸历史,感知文明,加深了对城市的了解和热爱。无锡文化场馆月深挖本土展馆资源,整合社会优质资源,让场馆“活起来”“火起来”,有效提升了城市文化的“能见度”,更打开了城市文化传承传播的新思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活化利用,让文化场馆可观赏可游玩
今年暑期,文博场馆热度持续上升,折射出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日趋浓厚,文化需求更加旺盛。“今年的文化场馆月很特别,不仅活动多了,新场馆也增加不少,都挺有特色的。”资深文博爱好者小詹告诉记者,因为家住附近,她成了荡口古镇会通馆的常客。馆内复现了典籍制作过程,展示了会通字库,配套的会通工坊提供活字印刷、金石篆刻等体验服务,还设置了轻食餐饮区、阅读空间和文创展示空间,都令她感到惊喜。小詹口中的“新场馆”其实是“老宅院”。会通馆旧址始建于明弘治年间,是明代藏书家、刻书家、铜活字印刷家华燧的读书室及印书工场。随着无锡市“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的推进实施,会通文化得以全面“活化”,打造出会通文化品牌,让人们全方位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今年文化场馆月期间,会通馆等老宅院承担起了文化传承传播的新使命,成为一抹亮色。
文博场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一件件文物、一幢幢老宅承载着岁月,让抽象模糊的历史变得生动具体。“无锡已有列为各级文保单位的名人故居旧宅80多处,我们正在通过‘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整合相关资源,探索从文物单位保护向文化空间、文化环境保护的转变。”无锡市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工程在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和文物表达方式上下功夫,为“旧瓶”装“新酒”。江阴利用龙砂医派代表性人物曹颖甫的故居,联手江阴市中医院打造了中医为民服务点;宜兴依托东坡书院推出“东坡夜读”“东坡奇妙夜”“东坡书院开笔礼”“东坡小课堂”等覆盖多个年龄层群体需求的特色活动;无锡县学旧址(戟门)完成修缮后成为无锡国专纪念馆,免费对外开放……各地充分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将新的理念和内容注入故居旧宅,让其可观赏可游玩。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正在见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也希望通过参观场馆深入了解中华文明。而文博场馆对馆藏文物和地方文化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使得公众与传统文化逐步深度交融。记者注意到,本届无锡文化场馆月共计673场活动,无不以展示地方特色文化为主线,各地、各场馆在充分挖掘展示本馆文化资源的同时,更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加强本地区以及长三角地区的馆际交流与合作,“请进来”与“走出去”并行,为公众了解地域文明、走近江南文化提供了重要平台。
薪火相传,让传统文化走进现代生活
聚英才,传薪火,为践行“让文物活起来”的宗旨,鼓励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文化传承的队伍,今年的无锡文化场馆月,展示了“锡博英才行动”青年人才资助计划的阶段性成果。该计划是无锡针对文博领域的青年人才而设,通过此项计划,加强对博物院院藏文物的研究和利用,助推无锡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为城市文化艺术的持续发展和繁荣赋能。此次成果展上,有15位青年人才入选。“这些成果主要依托于无锡博物院所藏的书画、玉器、陶瓷器、泥塑等文物资源,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极具时代特色。”策展人盛敏告诉记者,配合这些创作成果,从无锡博物院所藏精品中遴选出和创作主题相关的部分文物,并辅以与研究成果相关的文创产品,一并呈现给观众,融古汇今于一堂。
展览分名园雅称集群才、瘦竹疏梅处士家、古物悠悠焕新颜、述往以为来者师四个部分,全方位展示了无锡博物院所藏珍品,以及当代青年沉心于文物研究,进一步激发传统文化生机与活力的创作实践成果,参观者既可从中领略历史悠久的江南文脉,又可窥见江南文脉在赓续绵延中的传承与创新。漫步展厅,记者看到,青年艺术家们以紫砂壶、山形笔架、琵琶砚、春水玉带扣等文物为原型,深入剖析文物内涵,从文物造型、色彩、纹饰等元素中,提炼出直观鲜明的文化符号,创作出风格独特、符合当代语境的作品,制作出服装、水印版画、玉佩、毛笔、发簪等市民游客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展现出古今交相辉映的勃勃生机。
专家表示,近年来,人民的文化自信日益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日渐浓厚。在此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文博场馆注重从不同角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挖掘馆藏文物的现代价值,认真提取当中容易被观众理解和接受的传统文化元素,将其与现代时尚潮流有效结合,让传统文化不再枯燥,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以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无锡,每年举办的文化场馆月活动,成为检验城市文化传承传播力度的重要平台。这期间,无锡邀约更多人走进文化场馆,感受城市文化之美,参与文化传承传播。
创新创造,让文化场馆赋能城市发展
书香浸润城市夜晚,音乐点亮锡图星空。继7月举办亲子绘本钢琴三重奏音乐会后,8月,又有两场音乐会在无锡市图书馆上演。本届无锡文化场馆月期间,无锡市图书馆精心打造文化服务“夜模式”,除了夜间延时开放,还创新性推出了“仲夏夜之梦”锡图星空音乐汇,探索“阅读+音乐”的全新阅读推广方式。8月5日晚,“给电影人的情书”经典电影原声弦乐四重奏音乐会在锡图一楼阅见美好文化空间唯美上演。无锡洛可可乐团用音符构筑电影世界,吸引大小读者走进其中。“第一次在图书馆听音乐会,非同凡响。”“跟在剧场里看演出完全不同,有种治愈的感觉。”读者们纷纷感叹。音乐会带领观众穿梭于《天堂电影院》《蒂凡尼的早餐》《泰坦尼克号》《爱乐之城》等十余部经典电影桥段。视听盛宴之后,读者们分享了观演感受,难忘这美妙的音乐之夜。
努力创新创造,坚持共享共建,整合社会资源,实施跨界融合,正成为各地公共文化服务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本届无锡文化场馆月期间,各场馆积极践行这些理念,推出了一场场高品质、有特色的文化活动:薛家花园里的锡绣体验活动十分火热,在非遗传承人手把手的指导下,市民游客在一针一线中感受着锡绣的精微与博大;文渊坊内的“文笑雅堂”小剧场演出一座难求,坐在古老庭院里听脱口秀已经成为锡城年轻人的休闲新方式;钱锺书故居里的“锺书客厅”成为团体打卡胜地,人们戴上耳机聆听大师作品,走进影音室看“我们仨”的故事,置身“梅花书屋”感受钱锺书、杨绛夫妇的伉俪情深……锡城各处场馆在讲好过去故事的同时,也在书写着新的故事。
一改“浮光掠影”式的游览模式,今年的无锡文化场馆月,人们与场馆实现了“双向奔赴”。人们行走场馆,参加活动,深入了解历史文化,亲眼见证城市发展,在与场馆、与城市的不断对话中,一路感受,一路收获。无锡文化场馆月,进一步激活了城市文化资源,促进了文化传承传播,让文化场馆、城市文化“活起来”“火起来”,让城市特色凸显,魅力彰显,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赋能。
标签: